行业动态
从事灯光音响、影视器材、广电设备、舞美设施的批发销售
音响系统的核心组件有哪些?分别有什么作用?
音响系统是声音采集、处理、放大与还原的综合性工程,其核心组件构成了一条从声源到人耳的完整信号链路。
信号采集组件:将声波转化为电信号的“听觉触角”
一、麦克风(传声器)
麦克风是音响系统的“起点”,其作用是将空气中的声波振动转换为与之对应的电信号。根据工作原理,麦克风可分为两大类:
1、动圈式麦克风:利用电磁感应原理,声波推动振膜连接的活动线圈在磁场中运动,产生感应电流。其结构简单、用性强,适合高声压级场景(如现场演唱、鼓组拾音),但高频响应相对有限。
2、电容式麦克风:通过振膜与固定背板构成的电容器,声波振动改变振膜与背板间距,进而改变电容值并输出电信号。电容式麦克风好用度高、频率响应宽,能捕捉细微声音细节(如人声唇齿音、弦乐器泛音),常用于录音棚、广播等高保真场景。
二、线路输入接口
除麦克风外,音响系统还需接收来自电子乐器(如电吉他、电子合成器)、播放器(如CD机、流媒体设备)的线路电平信号。线路输入接口通过平衡或非平衡传输方式,将外部设备的电信号引入系统,其电平强度通常高于麦克风信号,无需额外前置放大。
调音台是音响系统的核心,其核心功能包括:
1、信号路由:将多路麦克风或线路输入分配至不同通道,实现立控制;
2、电平调节:通过推子(Fader)调整各通道信号强度,避免过载失真;
3、均衡处理:利用高通/低通滤波器切除低频噪声(如空调嗡嗡声)或高频干扰(如无线信号),通过参量均衡器调整频段增益(如提升人声中频以增强清晰度);
4、动态控制:通过压缩器限制信号峰值(防止突然的爆音),通过扩展器提升弱信号(如安静的人声片段);
5、效果添加:集成混响、延迟、合唱等效果器,模拟不同空间声学特性(如教堂混响、大厅回声);
6、辅助发送:将部分信号路由至外部处理器(如外部混响器)或监听耳机,实现灵活的信号分配。
在大型音响系统中,数字音频处理器承担愈优良的信号优化任务:
1、主动分频:将全频信号分割为高频、中频、低频,分别驱动不同扬声器单元(如高音喇叭、低音炮),避免被动分频的功率损耗;
2、房间校准:通过测试麦克风采集室内声学数据,自动补偿频响凹陷(如角落低频堆积)与延长时间差异(如多扬声器相位不一致);
3、噪声门:当信号低于阈值时自动静音,去掉背景噪声(如麦克风闲置时的底噪);
4、限幅保护:防止功放输出过载导致扬声器损坏。
均衡器用于手动或自动调整信号的频率响应,常见类型包括:
1、图示均衡器:通过滑动推子直观提升/衰减频段(如1/3倍频程),适合快调整房间声学;
2、参量均衡器:可准确控制频段中心频率、增益与带宽(Q值),用于优良修正声音缺陷(如去掉话筒的“鼻音”频段)。
音响系统的辅助组件
一、监听系统
1、主监听音箱:为调音师提供准确的声音参考,需平坦的频响与低失真;
2、返听音箱:面向表演者放置,帮助其听清自身演奏或演唱,避免因舞台监听不足导致失误;
3、耳机分配系统:为乐队成员或录音师提供立监听混音,支持个性化音量与通道选择。
二、声学处理材料
1、吸音板:减少室内反射声,降低混响时间(如聚酯纤维板、玻璃棉),适合控制室与录音棚;
2、扩散体:通过不规则表面散射声波,避免平行墙面产生的驻波(如二次余数扩散体),提升声音空间感;
3、低频陷阱:针对低频驻波设计,通常放置于墙角,吸收多余低频能量。
三、电源与接地系统
1、稳压电源:防止电压波动导致设备工作异常(如功放保护、噪声干扰);
2、接地回路隔离器:去掉多设备接地导致的嗡嗡声(通常由50Hz工频干扰引起)。
下一篇:没有了
服务热线