行业动态
从事灯光音响、影视器材、广电设备、舞美设施的批发销售
会议音响系统的安装和布线有哪些注意事项?
会议音响系统的安装与布线是确定声音清晰传递、系统稳定运行的关键环节,涉及声学原理、电气稳定、设备兼容性等多方面知识。从前期规划到后期调试,各个细节都可能影响后期效果。
会议室的声学环境直接影响音响效果,需在布线前评估以下因素:
一、混响时间:混响过长会导致声音浑浊,过短则声音干涩。可通过吸音材料(如聚酯纤维板、矿棉板)与扩散体(如弧形墙面)调整混响时间至0.8至1.2秒(中小型会议室)。
二、背景噪声:空调、通风口、窗外交通等噪声需控制在35分贝以下(NR-30噪声评价曲线),否则需对噪声源进行隔音处理(如加装消声器、双层玻璃)。
三、房间形状:避免长方形房间的长宽高比例为整数倍(如1:2:4),否则易产生驻波(频率声音叠加增强),导致某些频段声音异常突出。可通过调整扬声器位置或增加低频陷阱(如角落放置吸音棉)减轻。
根据会议需求(如讨论、演讲、视频会议)确定设备位置与信号路径:
一、麦克风布局:
1、讨论模式:领夹式麦克风需靠近发言者领口(距离10至15厘米),避免衣物摩擦噪声;桌面鹅颈麦克风高度应与发言者嘴部平齐(距离30至50厘米)。
2、演讲模式:主麦克风置于讲台中心,备用麦克风置于侧方,防止主麦克风故障时中断发言。
二、扬声器布局:
1、主扩扬声器:对称安装在会议室前方两侧,高度以覆盖听众耳部(1.2至1.5米)为宜,避免声音直射墙面产生反射。
2、补声扬声器:在大型会议室后部或侧方安装,与主扩扬声器形成声场覆盖,去掉“声音死角”。
3、信号流向:从麦克风到调音台,再到处理器、功放、扬声器,形成单向信号链,避免信号环路导致自激啸叫。
预留扩展与维护空间
1、线缆冗余:主信号线(如音频线、网线)长度需比实际需求多预留20%,便于后期调整设备位置或增加设备。
2、设备机柜:调音台、处理器、功放等设备集中安装在标准机柜中,机柜后方需预留至少60厘米空间,便于散热与线缆整理。
3、检修口:在吊顶或墙面预埋检修口,便于后期维护扬声器、麦克风等设备。
线缆选择与敷设:信号“净传输”
一、线缆类型匹配需求
1、音频线:
平衡式音频线(如卡侬头线):用于长距离传输(超过10米)或强干扰环境(如靠近电源线),通过“热端、冷端、地线”三线制抵消共模噪声。
非平衡式音频线(如大三芯线):仅用于短距离(小于5米)或低干扰环境(如连接调音台与效果器)。
2、网线:
超五类网线:支持百兆网络传输,适用于普通视频会议系统。
六类网线:支持千兆网络传输,适用于高清视频会议或多通道音频传输。
3、电源线:
功放电源线:需单从配电箱引线,线径不低于4平方毫米,避免与其他设备共用电源导致电压波动。
麦克风电源线:若使用幻象供电麦克风,需通过调音台或处理器提供48伏特直流电,线径不低于0.75平方毫米。
线缆敷设规范
1、强弱电分离:音频线、网线与电源线需分开敷设,间距至少30厘米;若需要交叉,需以90度角垂直交叉,避免平行敷设产生电磁感应。
2、线缆标识:每根线缆两端需贴标签(如“主扩左-调音台输出”“麦克风1-输入”),便于后期维护与故障排查。
3、穿管保护:线缆需穿金属管或PVC管敷设,避免被踩踏或鼠咬;在吊顶内敷设时,需用扎带固定,防止线缆下垂。
下一篇:没有了